第一学期高中二年级历年地理期中考考试试题

点击数:375 | 发布时间:2024-12-21 | 来源:www.kangleee.com

    1、单项选择题
    城市群的竞争优势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 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地方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⑤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地方的城市,其角逐优势主要体目前
    A.商品需要量大
    B.劳动 力便宜丰富
    C. 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用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影响,现在存活困难,面 临破产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中国大陆城市。读图回答3~5题。
    3、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4、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中国大陆城市,最主要是什么原因
    A.国家里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D.当地基础设施健全
    5、对珠江三角洲区域海量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现在最需要采取的手段是
    A.缩小生产规模,加强资金投入 B. 拓展技术革新,达成产业转型和升级
    C.减少劳动力报酬 ,节省本钱支出 D.申 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关于 M、N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区域面积的湖泊
    B.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C.M湖是内力用途形成的,N湖是外力用途形成的
    D.两湖均为内流湖
    7、M、N两湖泊所在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为
    A.甲、乙两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两地区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地区环境 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区域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 主
    D.甲、乙两地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读图回答8 ~9题。
    8、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面积广阔,水源充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C.丙-草场茂密,气候温和
    D.丁-河流海量,黑土广布
    9、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科技水平低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产品率低
    下图表示国内某农作物在三个区域的地方。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农商品可能是
    A.小麦 B.棉花 C.水稻 D.花生
    11、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生产该农商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
    A.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
    C.光照条件好 D.气温较高
    芬兰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1%,木材产量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芬兰以其强大的 森林产业链和处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全球造纸智能化产业和技术范围饰演着领导角色。2024年,芬兰林纸业巨头斯道拉恩索公司拟与中方合作,计划在广西北海建设一家综合性纸板和纸浆生产厂。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2~15题。
    12、芬兰最主要的森林种类是
    A.温带落叶林 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3、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 B.交通运输
    C.地形地势 D.科技
    14、芬兰看重森林工业环保,林纸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使用了清洗技术,这种做法会使
    A.环保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B.环保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增大 
    C.科技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
    D.交通对工业区位的约束力显著减小
    15、芬兰林纸工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中国及周围国家的
    A.便宜劳动力 B.丰富的林业资源  C.广阔土地 D.广阔市场
    甲图是某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6~19题。
    16、乙图所示湖区,坡度处坐落于
    A.北部 B.东南部 C.东部 D.南部
    17、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地形 D.气温
    18、近年来,②线渐渐挨近①线,最大概是什么原因
    A.引水灌溉,入湖水量降低 B.该地区夏天降水量降低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该湖泊冬天水量降低
    19、该地区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沙尘暴 D.酸雨
    下图为两地区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M、N两山脉的一同特点是
    A.均为低缓山脉 B.均为内外流地区分界线
    C.西坡降水多于东坡 D.均为荒漠与草原的分界线
    21、两地区进步冶金工业一同的区位原因是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合④水源充沛⑤交通便利⑥能源丰富⑦劳动力丰富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⑥ B.②⑦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下图为某地区R河流域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有关R河水文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源头到P点河段有凌汛现象
    C.P点到Q点河段水量渐渐降低D.Q点到河口河段水能最丰富
    23、图中种植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 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降低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
    读世界主要河口三角洲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四地河口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水稻和棉花
    B.均受飓风的影响
    C.均是所在国家的要紧城市和人口分布区
    D.气候种类均不相同
    25、有关四地河流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汛期均在夏半年 B.步骤最长的是③
    C.水能最丰富的是② D.流域面积的是④
    地形、气候要点对一个区域的土地借助种类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为世界四个要紧国家的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关于四国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地处国内内部,降水稀有,荒漠广布
    B.②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
    C.③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气温低,森林广布
    D.④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森林广布
    27、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借助丰富的地下 水,进步灌溉农业
    B.②国借助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进步乳畜业
    C.影响③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和地形
    D.④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西气 东输沿线跨越了国内
    A.地势的三级阶梯
    B.两种气候种类
    C.四类干湿区域
    D.四大工业地带
    29、 “西气东输”对国内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一组是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益于东西部区域经济进步 ②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源 缺少问题 ④长江三角洲区域大方环境将得以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科技职员开发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准时找到迷失方向的老人,右图反映了探寻老人的过程。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分别使用的技术是
    A.GPS和RS B.RS和GPS
    C.GPS和GIS D.RS和GIS
    中国的劳动力约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劳动力总和的2倍,因此中 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近些年珠三角区域的企业却抱怨劳动力短缺、薪资上涨过快。结合材料完成31~32题。
    31、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劳动力的24%,发达国家仅占3%左右。假如要从农业部门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国内农业进步应该选取的方法是
    A.提升科技化水平 B.提升机械化水平
    C.加大生产资料投入 D.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32、为应付劳动力本钱的上涨,国内工业进步对策不正确的是
    A.将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迁往中西部区域
    B.加大高新科技产业进步,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换代
    C.鼓励生育,扩大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规模
    D.减小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总体规模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33~35题。
    33、赞比西河是非洲的第四大河流。下列有关赞比西河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支流短小、流速较快,峡谷险滩广布
    B.中游地势低洼,河流流速缓慢
    C.上游西南部降水量小且变率大
    D.河流的汛期出目前7、8月份
    34、下列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借助方向的叙述,最适当的是
    A.上游重点借助水能发电,积极进步航运业
    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进步旅游业
    C.下游重点借助水资源大规模进步灌溉农业
    D.三角洲区域应充分借助外资,积极进步外向型工业
    35、下列有关卡布拉巴萨大坝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大坝主如果为了进步航运和旅游
    B.可以调节径流,提高马拉维湖的通航能力
    C.保障了河流中下游的航运,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致使河口三角洲不断遭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二 综合题
    36、读“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 图”,回答问题。
    两条河流相比,航运价值更大的是 ,请简述其重要原因。
    流域综合开发对地区进步有要紧意义。现在,湘江上游区域流域开发的重点是 和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什么?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地区大多数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重要原因。
    阿克苏的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品质十分优良。请从自然条件剖析其缘由。
    剖析盆地周围的河流特点。
    38、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区域,地表因为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紧急破坏、土壤紧急侵蚀、岩石大面积*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现在是全国石漠化面积、程度最深、风险最紧急的省份。读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剖析贵州石漠化是什么原因及其对贵州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贵州是国内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简述贵州进步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答案
    1、选择题答卷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B C C D A A C C B A D A D A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A C A B C C C C B C C B D B A C B A
    36. 莱茵河 ;水量平稳,季节变化小;流速和缓;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水陆交通配合好
    水能 有色金属矿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降低;淹没农田、村庄;酸雨风险
    37. 离得远远的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夏天光照充足,有益于合成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有益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步骤短;流量小,河水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天,冬天断流。
    38.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植被破坏紧急。
    水土流失加 剧,耕地面积降低;部分区域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涵养水源能力减少,水资源不足。
    工业区位优势:材料辣椒丰富;市场需要量大;劳动力本钱低。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