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的环保问题浮出水面,这其中有不少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防微就要杜渐,因此,高中生的环保教育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怎么样结合教程内容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怎么样把他们培培养为合格的人才,就成为广大生物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此展开了有关的论述,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1、看重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理念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教师需要看重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为学生渗透环保的理念,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在高中生物教程中,有很多内容与生态环境密切有关,这就为渗透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学生也应当积极地阅读有关内容来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通过讲授生物教程内容,教师可以挖掘与环保有关的素材,将生物教学与环保理念有机的统一块儿,这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v授“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时,我为学生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资料重点讲述了国内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我第一播放了前些年北方沙尘暴的景象,看着大家在沙尘中艰难地行走,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然后又为他们播放了河水营养化的场面,看着工厂毫无顾忌地在排放着污水导致河流很多大面积地污染。下面,为他们讲述了沙尘暴是什么原因、富营养化是什么原因,三北防护林有哪些用途及生物净化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的理念,同时还为其讲述了国内生态工程建设的悠久历史和所获得的成绩,海外对国内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评价。通过将教程内容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学生可以领会到破坏环境的害处和生态工程的积极意义,这可以使他们在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还能培养对身边环境保护的意识。
2、联系现代科技,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单单讲授环境怎么样遭到破坏、大家怎么样毫无顾忌地破坏生态,这会对学生导致负面的影响,使他们出现消极的情绪。在此状况下,教师要联系现代科技为学生讲授一些科技成就,使他们看到科学家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在其内心种下环保的种子。通过对现代科技的认知和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最新进展,也会增强治理污染的信心,这能够帮助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发挥其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在解说“基因工程的应用”时,我为学生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植物、动物、微生物方面的具体应用及成就后,帮助他们开阔我们的视线,学会基因工程的最新进展。在解说植物应用时,我列举了基因工程在抗虫、抗病等方面的最新进步和成就,即,棉、玉米等抗虫植物的研究成就,与抗病毒的小麦、番茄等植物。在介绍动物应用时,重点解说了生产转基因的药物等内容。随后,我为他们展示了一些污染的状况,讲述了基因工程在面对石油污染时候的应用,即,科学家组成“超级菌”分解各种石油烃,消除浮油的影响,从而彻底消除原油的污染;科学家将聚磷基因与硝化基因导入到人体大肠杆菌中,使其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的DDT细菌,从而达到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成效。通过对这类科技成就的认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大大提高。
3、重视作业布置,完成环保训练
在高中生物试题中,不少考试试题都是以生活为背景,通过与实质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对于生物常识的学会程度。有鉴于此,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考试试题,帮助学生熟记教程内容,提高生物环保的思维,最后为获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应当重视与生活实质相结合,领会和感悟题目背后隐藏的意图,通过与生活阅历相联系来感受生物学科的重要程度。
在解说完“生态工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三道题:
(1)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是____。①预防地区内水土流失;②有益于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③使土地优化借助;④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
(2)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常常发生洪灾,究其缘由是上游区域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进步模式存在的问题是____。①过度依靠煤、石油等能源;②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紧急的生态破坏;③过分依靠农家肥,导致土壤结构破坏;④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3)下列手段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____。①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②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洗生产工艺;③使用浮床工艺法等方法治理水污染;④使用方法律方法严禁汽车上路,禁止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学生通过完成如此的训练,就可以对日常的生物常识知道一些,也可以树立环保的理念。
4、拓展课外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要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来树立我们的环保意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饰演好“指导员”这一角色,帮助学生健全调查的对象、目的、方法等有关的内容,使他们可以顺利地拓展调查活动,领会课外活动的收获感。在课外活动这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增长社会实践的经验和阅历的同时,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看重活动,从侧面推进社会环保事业的飞速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依据学校和周围条件从当地出发,进行动植物资源的考察,就地取材制作标本,从而有效地开发和借助当地的资源。在世界环境保护日这一天,我组织学生在充分筹备的基础上根据小组分工分别进行宣传、当地水资源的调查,为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形成环保意识。同时,我还会选取一些环保的热点话题举行义务劳动、讲座、问卷调查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以外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这类持久性的活动,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环保意识,从侧面有益于国内的环保事业。